印度四家开发商将获太阳能电池进口税补偿
稳操胜算网
2025-04-05 06:46:54
就这样,光伏产业方兴未艾之际,亚洲硅业在高原古城起笔描绘多晶硅的发展图景。
安森美应用市场工程师贾鹏也向《中国电子报》表示,基于碳化硅的光伏逆变系统能够在效率、体积和重量上做得更好。基本半导体工业业务部总监杨同礼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和功率密度逐步增加,传统的硅基器件已不能满足光伏逆变器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电路在效率和发热方面的需求,各方面性能更优越的碳化硅功率器件上场应用成为必然趋势。
例如安森美的EliteSiC系列(包括碳化硅MOSFET、碳化硅二极管),耐压范围为650V-1700V,可以覆盖目前的1100V和1500V的光伏逆变器系统。通过碳化硅、氮化镓等新材料的应用,以及将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热管理技术等充分结合,预计未来5年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将再提升50%。其中1700V SiC MOSFET对应1500V直流母线的光伏逆变器产品。宽禁带材料的优异特性允许基于其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在高频高温高压下工作,高频意味着更小的电感体积和高频条件下仍能接受的损耗,高温意味着更好的散热能力和更加紧凑的系统布局,高压则代表着更高的母线电压,将更大的传输功率或更小的由传输电流带来的线路损耗变为可能。安森美推出了首款TOLL封装650V SiC MOSFET,适配小尺寸高功率密度的产品,TOLL封装的尺寸仅为9.9mm11.68mm,比D2PAK封装的PCB面积节省30%,同时具有更好的散热和寄生电感
在1100V的直流系统中,功率级别一般在8kW150kW之间,100kW的低功率和中功率系统通常使用1200V和650V开关。光伏逆变器的转化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他当时也有这个资金实力。
随后,朱共山又进军硅片行业,协鑫集团此时也成为全球多晶硅料及硅片龙头。当时中国光伏产业缺乏制造工艺,整个产业基本集中在电池片生产和组件封装领域,劳动密集型属性强,赚个辛苦钱。当时,这条生产线的产能是1500吨多晶硅,而之前,全国的产量也仅为60吨。光伏这盏明灯在美国变得黯淡了许多。
协鑫在这次周期中虽备受打击,但并未掉队,真正使其跌出*梯队的,是后来在技术路线上的失利,协鑫没有看到单晶硅成本下降的可能性,全力押注多晶硅产能,被看不见的对手隆基用单晶硅技术颠覆。像Solarex这样的新兴光伏企业崛起,连美孚石油、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等石油大亨都以攻为守,发展了太阳能业务。
施正荣这句玩笑话里隐藏了太多认真,他完整体验过时来天地皆用力,去势英雄不自由的感觉,即便提到技术创新,信命了的施正荣也会说技术也要看你的运气好不好。恰巧,国内的冷氢化工艺取得很大突破,于是朱共山特意聘请了该团队的半导体技术人才,作为协鑫研发的主力。退潮这里就有个问题,既然光伏是高科技,为什么门槛如此之低,城市随便上马,企业随便就加入?这里要提及光伏产业链。P型电池效率几乎接近极限后,近几年晶科能源、钧达科技、晶澳科技等又在积极布局更具效率潜力的TOPCon、HJT等N型电池。
如此,太阳能这种犹如阿拉丁神灯般的新能源让发布会上的政客、记者、摄影师为之一振,充满兴奋和憧憬。在多晶硅、单晶硅技术路线中落败的协鑫,死磕硅料环节,搞出了更节能、成本更低的颗粒硅,仍然靠技术守住了一片地盘。补贴总会伴随着一些乱象,但总体来看,政策培育了巨大的需求市场,中国光伏累计装机量从2012年底的6.5吉瓦迅猛增至2021年底的306吉瓦。几年前,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背后的欧美支持者,把手中的石油化作武器,拧紧油管,直接让全球油价暴涨,史称*次石油危机。
因此,是技术在自己创造自己,自己选择着进化方向。光伏*次周期低谷时,中国于2009年启动了金太阳工程,预计投入100亿,对光伏发电的补贴高达50%,但作为中国光伏补贴的1.0版本,在消化部分过剩光伏产能的同时,补贴中存在着不小的漏洞,骗补情形严重。
但马丁格林坚信硅就是最终的光伏解决方案,而且硅的优势地位在市场上已被确立,持续改进硅的效率才是光伏之路的正道。未来也并没有多远。
这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中国产业必经的坎。2019年,中环一举推出210大硅片,引领了行业大尺寸、薄片化的趋势,再次改写了行业格局,成为硅片领域的另一霸。在光伏进化过程中,大浪淘掉了无数光伏企业和企业家,但企业踩的坑、企业家的得与失不会在跌落后消失,他们积累的技术、人才、行业知识和经验仍被后来者思之、用之,这让光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成为传统能源的替代者,获得了永生。又几年,白宫屋顶翻修,卡特安装的电池板也被拆了下来,后被安在一所学校里,给学生食堂烧水。当时在光伏领域摸索的主要是美日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光伏看起来更像是有钱人玩的游戏。用光伏项目找地方背书,再去银行借钱。
除了直接补贴外,其他方面也有不小的优惠,比如制定标杆上网电价。所有技术的集合自力更生地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地成长起来了。
对于光伏来说,其存活和驱动力就是降本增效,如此才能有颠覆传统能源格局的能力,所以光伏其实也在选择着那些能强烈推进降本增效这一目的的技术、企业、企业家,决定着谁能进入下一轮搏杀,由此使得押注新技术颇具残酷性和魔幻性。我们前面讲的其实都是在晶硅技术框架内,如果跳出这个体系,薄膜技术也是一种路线。
当一个行业处处显示出急躁、火热的境况时,就说明这列疾驰的快车就快要撞上周期下行的冰山了。那是光伏造富的年代,跟互联网、房地产造富的故事大差不差。
直到现在,虽然西门子已淡出世界光伏市场,但全球97%的多晶硅都是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的。转机出现在施正荣遇到了无锡经贸委主任李延人,后者看好施的项目。他不断提高着光伏电池的效率,今天市占率达90%以上的PERC技术就是格林的手笔。因为硅的效率并不高,生产成本高。
白宫屋顶上人头攒动,卡特总统正在召开一场屋顶发布会,向与会者介绍白宫新安装的由32片太阳能板组成的太阳能系统。当时,美国人被能源危机的阴影深深笼罩。
序章1979年夏,美国首都华盛顿骄阳似火。所以,选择小众的薄膜技术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于,李河君太坚信薄膜技术了。
除了隆基,光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也在不断进行着技术迭代。这些原有的技术不断进行着组合,技术模块的增多更是促进了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
一般地区的煤电上网标杆电价为0.4元/千瓦时左右,而光伏的标杆电价则为0.9元/千瓦时左右。李河君和他的薄膜技术探索在中国光伏史上算是个插曲,这段经历将光伏技术变革的残酷性、押注新技术过程中的魔幻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不禁回想起波澜壮阔的光伏产业变迁。其它家底不够厚的企业更是难以承担硅价巨变,2008年就有超300家中国光伏企业倒闭,中国光伏*波先行者如潮水般倒下。结尾2010年,被称为全球百位思想者之一的瓦兹拉夫斯米尔教授,在著作中表示,太阳能发电是一个狂热者吹嘘出来的神话故事,终点只有上帝能抵达。
造富多年以后,在央视一档栏目中,面对着光伏行业新晋*隆基的创始人李振国,当被主持人问起当年的尚德最羡慕现在隆基的是什么?时,昔日旧王施正荣半开玩笑地说:运气比我们好。又在美国华盛顿设立研究中心,挖了很多国外最*的研究专家加入。
于是,他大手笔梭哈并不成熟的薄膜技术。2012年光伏行业哀鸿遍野,薄膜光伏企业大量破产,李河君觉得血拼的时机到了,他先后买下了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Global Solar Energy等多家薄膜光伏公司,当时全世界在薄膜太阳能技术与生产方面*的公司几乎都改姓了汉能。
2000年前后,后来凭光伏成为河北首富的苗连生的英利引进了一条国外生产线,也就才3兆瓦左右。一位2009年底加入协鑫硅材料的员工曾对外透露,当时自己初到协鑫,心里直犯嘀咕:这只有一块荒凉的空地,而协鑫却想在2010年年初投产,莫非又是喊口号?但后来他发现,施工进程速度远远超乎他想象。